| 索引號: | gxjscykfq-2019-00068 | 發布機構: |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 信息名稱: | 關于對本溪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第1170號《關于加大以生物醫藥為主導的醫藥健康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 | 主題分類: | 市人大十六屆一次會議(2018年) |
| 發布日期: | 2018-03-06 | 成文日期: | 2018-03-06 |
| 廢止日期: | 文 號: | ||
| 關鍵詞: | |||
關于對本溪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第1170號《關于加大以生物醫藥為主導的醫藥健康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
(A類)
本高議字〔2018〕第3號
關于對本溪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第1170號建議的答復意見
畢洪書代表:
您在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的第1170號《關于加大以生物醫藥為主導的醫藥健康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收悉。首先,感謝您對高新區城市建設發展和人居環境的關心和支持,高新區管委會對此建議高度重視,經研究提出如下答復意見:
1.培育企業創新能力,鼓勵企業提高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合作的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進開展龍頭企業創新轉型試點,完善中小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創業孵化中心建設,壯大技術交易市場。積極推進組建國家級、省級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構建生物醫藥、信息產業創新平臺。力爭釋放高等學校及科研院所集聚能量,推動地企校互動發展,提升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2.加大對企業包扶力度。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全市領導干部負責包扶全市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結合市領導包扶企業工作,對高新區內項目進行重新梳理,按照投產運營、在建、停產及停建情況進行分類,由各包扶局對項目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等進行重新整理,落實包扶責任,完善包扶機制,及時解決協調企業存在的各類問題。建立聯系企業臺賬制度,實行聯系人和問題分級處理機制,詳細了解企業運行狀態,一企一策、對癥下藥,精準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做到本級能解決的問題親自辦、馬上辦;需要上級協調解決的問題限時辦。同時高新區對聯絡人、總聯絡人工作進行督促督辦,保證企業反映的問題件件有回音、條條有落實。
3.優化營商環境。創建務實高效工作體系,形成全區營商環境“一體化”服務機制。建立全員服務項目工作機制,建立部門聯動服務機制,推進實行網上審批,加快開發完善事項目錄系統,分批推進部門進駐網上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幫助企業協調水、電、氣等生產要素保障,多方面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堅決執行“3550”行政審批制度,確保企業一次性辦結、少跑腿。積極為企業辦理進口設備退稅及境外投資備案工作。同時開展營商環境評議工作,加大監督考核問責力度。
4.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高新區深入解讀政策,千方百計為建設項目爭取國家資金。緊抓國家“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積極向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匯報溝通,密切關注上級政策導向、產業導向和投資方向,積極將區內新建和擬建項目與國家政策相匹配,做好政策、項目對接。尊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企業在前、政府在后”發展模式,鼓勵企業先行先試、創新發展,根據企業發展需求,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充當企業發展的堅強后盾。
5.為企業謀求福利。高新區制定了沈陽經濟區(本溪高新區)建設發展三年攻堅計劃,借此主動融入沈陽經濟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爭取將區內醫藥企業融入沈陽經濟區,同等享受沈陽自貿區相關優惠政策。同時抓住一切機會推進企業與沈陽經濟區、江蘇對口合作城市的合作,幫助企業拓寬產品市場,擴大銷售,持續加快產能釋放。鼓勵和支持企業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質量,爭創省級和國家級名牌產品、“專精特新”等稱號。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展會、博覽會、院企對接及學術論壇,推廣企業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
6.為企業引才引智。一是協助企業加強與沈陽藥科大學等醫藥高校的聯系溝通,掌握人才供求信息;幫助企業聯系院士、長江學者相關專家學者,并建立長期聯系,解決企業人才和技術問題;協助企業加強與勞動保障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幫助有需求意向的企業參加各類現場招聘會,切實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二是推薦高新區企業引進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申報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人選;推薦高新區留學回國創業人員,申報國家“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中國藥都建設和發展的關注。
本溪高新區管委會
2018年3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