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gxjscykfq-2019-00008 | 發布機構: |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 信息名稱: | 關于對政協本溪市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2075號《關于加快推進藥都高質量發展的提案》辦理情況的答復 | 主題分類: | 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2019年) |
| 發布日期: | 2019-08-01 | 成文日期: | 2019-08-01 |
| 廢止日期: | 文 號: | ||
| 關鍵詞: | |||
關于對政協本溪市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2075號《關于加快推進藥都高質量發展的提案》辦理情況的答復
A類
本高案字〔2019〕第2號
關于對政協本溪市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2075號提案辦理情況的答復
劉廣橋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藥都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謝您為本溪高新區進一步提升產業厚度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現答復如下:
中國藥都歷經十年的高速發展,在歷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始終堅持“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圍繞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一片荒地發展成建成25平方公里的國家級高新區,從僅有4家中藥廠發展成為產業、科技、大學、城市四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成就了一個產業,吸引了一批人才,建設了一座新城,成為本溪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中國藥都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產業規模偏小、缺乏有行業影響力的大型醫藥企業、缺乏大品種、城市綜合配套能力不夠完善等等。下一步高新區將全面落實《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做大規模、做優品牌、做強實力、做寬領域、做美城市”為發展路徑,加快補齊短板,盡快形成規模效應。
根據委員提出的三條建議,具體回復如下:
一、完善規劃體系
遵循“一個規劃、一本藍圖、一抓到底”,圍繞產業、城鄉、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等促進形成多規合一,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委托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本溪高新區發展戰略規劃》,就區域協同發展與定位、高新區發展模式與戰略路徑、產業發展戰略、城鄉統籌與產城融合、道路交通系統布局優化、新區特色風貌塑造與總體管控六個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形成了符合高新區發展實際,具有科學性、可實施性,可以指導高新區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總報告,目前已完成專家評審并獲得通過。
委托科技部生物中心正在編制《本溪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5)》,結合高新區實際,從產業方向上規劃本溪市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
下一步高新區將以戰略規劃為基礎,推進高新區總體規劃調整工作,結合產業規劃、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紅線等相關規劃和要求,以多規合一為目標,促進協調發展,進一步落實戰略規劃的具體要求。
二、抓存量項目提升
堅持項目為王,做大做強現有存量企業。一是建立全員結對包扶長效機制,從手續、資金、政策、土地、交通、人才、黨建、安全等方面精準服務106戶企業加快發展,34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二是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市場,2018年先后組織區內企業與省內醫療機構開展了兩批次專場對接會,對20余家企業百余種產品進行推介宣傳,組織卡爾倍可、康緣、晟麥等六批次20余家企業參加各類展會,為企業宣傳產品。三是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組織上海北方藥業、遼寧新高等企業申報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稱號。
下一步將在繼續完成好現有舉措的基礎上,以“服務企業年”為引擎,以“小升規”“規升巨”工作為抓手,全面落實《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一企一策、因企施策,全力服務華潤三藥、恒康藥業、藥聯藥業等30戶重點企業開拓市場、上市融資、轉入優勢品種,加快釋放產能。2019年力爭完成小升規5戶,規升巨2戶的任務目標,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不低于8%,規模以上增長值增速不低于20%。
三、集中力量引進醫藥龍頭企業和重磅品種
充分發揮投資促進中心和三個駐點招商團隊的作用,進一步推進招商工作系統化、專業化、精細化建設,深化與東方龍等中介服務機構的合作,以“項目引進年”為抓手,以飛地經濟為載體,緊盯十大重點領域全國50強企業,圍繞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以上藥北方藥業二期項目簽約為牽動,集中力量招引醫藥行業龍頭企業和品種、技術、人才,廣泛拜訪企業、拜訪商會、拜訪鄉賢,感召溪商回歸、溪賢回歸、溪才回歸、溪智回歸。全力推進未來生物中醫藥健康服務中心、愛爾創氧化鋯產品產業化擴能等6個項目盡快簽約,持續跟蹤沈陽雙鼎研發及產業化基地、綠谷重點實驗室、天士力二期飲片等意向簽約項目,重點儲備氫能產業園、壯苗產業園等一批納稅大、污染少、可持續發展力強、具有牽動性的大項目,力爭全年引進各類項目30個,總投資不低于5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額不低于35億元。
四、加大存量資源整合提升力度
按照“摸清底數、穩步推進、精準對接、有效盤活”的原則,采取融資、租賃、并購、重組等方式盤活閑置資產。同時,大力開展靶向招商,實施騰籠換鳥策略。針對停工停產企業,梳理分析造成企業停工停產的深層次原因,通過品種引進、兼并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以商招商方式盤活停工停產項目。目前已盤活三鼎等3塊用地。
下一步將著力盤活嘉稷紡織廠、螺旋鋼管廠等一批長期停產停工企業。
五、加快培育一批大品種
通過政策聚焦和探索醫保政策創新,實施大品種培育計劃。加速培育以上海綠谷GV-971糖藥物、恒康前列地爾、藥聯門冬氨酸鉀注射液、華潤三藥氣滯胃痛顆粒、博鰲甘精胰島素、遼寧成大人用疫苗、遼寧愛爾創氧化鋯系列產品、開普醫療成像系統等為代表的銷售量大、附加值高、社會效益突出的大品種。目前華潤本溪三藥明星品種999小兒感冒顆粒正式投產。上海綠谷治療阿爾茨海默癥重磅品種國家1類新藥GV-971現已完成三期臨床實驗,等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評審中心批準上市,博鰲重磅品種甘精胰島素等待獲批,中海康脂微球前列地爾通過國家藥監局現場核查等等,這些大品種將為高新區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下一步將積極與省市相關部門共同搭建院企服務平臺,助推省內醫療機構與區內醫藥生產及銷售企業的對接,協助企業產品列入招標采購及醫保的兩網四目錄,協助企業開拓省內外醫藥市場。
六、充分發揮“北藥”影響力
圍繞學校發展,在項目建設、日常運營、配套管理等方方面面全力做好服務工作,助力藥科大學提升實力,早日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雙一流大學”。全面落實高新區與沈陽藥科大學的戰略合作協議,促進沈陽藥科大學在人才培養、科研實力、創新創業、成果轉化、校友會等方面與政府和區內企業實現深度合作
七、構建產學研用創新體系
借助區內高校資源開展產學研合作,藥都企業上藥北方藥業、藥大雷允上藥業、藥聯制藥、木蘭花乳業、寨香科技等一批企業與藥大開展研發合作,開展品種開發和技術攻關。同時組織區內企業參加省內多次成果轉化對接會,2018年完成11項成果轉化,技術合同成交額完成2.13億元。
下一步將重點從三方面推進創新體系建設。一是大力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推動專業化孵化器建設,引導建設龍頭企業孵化器等方式,打造專業化孵化鏈條。二是完善優化技術轉移載體布局,重點培育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轉移機構、社會化技術轉移機構,構建技術轉移公共服務體系。三是創建新型研發平臺,建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優化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打造高質量的科技創新生態服務。2019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力爭達到1.5億元。
八、全力推進沈本一體化
一是體制機制一體化。積極融入沈陽經濟區建設,充分借助自貿區協同區的政策優勢先行先試。二是物流一體化。借助沈陽在渾南建設沈陽港的便利條件,打造醫藥物流中心。三是交通一體化。加快形成沈本交通一體化,研究推動沈本產業大道客運公交化運營。四是公共服務一體化。研究創新突破辦法,加快推進社保一體化,對外埠搬遷到沈本新城的企業,探索實現其職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社會保險待遇與沈陽同步。完善現有人口管理辦法,為居民居住、生產和生活提供高質量服務。推進高中階段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實現沈本兩市中高職教育相互銜接、校企合作培訓與技術研發共建共享。五是基礎設施一體化。加大招商力度,引入民間資本,在居民生活區、企業集中區、高校周邊,規劃建設商業廣場綜合體,不斷豐富企業職工、學生、居民業余文化需求,吸引周邊人口快速集聚。
本溪高新區管委會
2019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