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gxjscykfq-2019-00035 | 發布機構: |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 信息名稱: | 高新區河長制度 | 主題分類: | 生態環境 |
| 發布日期: | 2019-09-10 | 成文日期: | 2019-09-10 |
| 廢止日期: | 文 號: | ||
| 關鍵詞: | |||
高新區河長制度
一、河長制的定義是什么
1、什么是河長制
“河長制”,是各地依據現行法律,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地方黨政領導河湖管理保護主體責任的一項制度創新。河長制以保護水資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和加強執法監管為主要任務,通過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提供制度保障。
2、(1)意義:落實發展綠色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解決中國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推行河長制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
(2)作用:有效調動地方政府履行河湖管理、保護主體責任,促進河湖管理有人、管得住、管得好,河湖功能逐步恢復,有利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
3.實行河長制要解決什么問題?
實行河長制,可進一步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對河湖管理保護的主體責任,做到守土有責。以河長制為平臺加強部門聯動,可有效解決涉水管理職能分散、交叉的不足,形成河湖管理保護的合力。同時,積極吸納社會群眾參與,有利于建立全民關注河湖、保護河湖的良好局面,著力解決侵占河道、圍墾湖泊、非法采砂、污染水體、電魚毒魚等制約河湖保護的突出問題。
4.河長制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1)加強水資源保護。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強化政府責任,嚴格考核評估和監督。
(2)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制定河道岸線規劃,明確河道岸線和河道保護范圍并向社會公布。劃定河岸生態保護藍線,在河岸劃定一定區域作為河流生態空間管制界限。
(3)加強水污染防治。落實《龍巖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標和任務,統籌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嚴格入河湖排污管控機制和考核體系。
(4)加強水環境治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安全保護,開展飲用水水源規范化建設,依法清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為重點,綜合整治農村水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5)加強水生態修復。推進河湖生態修復和保護,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濕地等水源涵養空間。
5.河長制工作職責是什么?
1、明確各級河長和河長職責。
高新區總河長、副總河長職責。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河長制”工作,承擔總督導、總調度職責。負責指導、協調所轄區域內河道保護管理工作,督促各辦事處河長和區直有關部門履行職責。高新區總河長為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魏志輝,副總河長為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乃濤和黨工委委員武志海。魏志輝同志兼任北沙河和北沙河南支河長。
辦事處級總河長職責。是所轄區域內河流河道保護管理的直接責任人。負責牽頭推進河道突出問題整治、水污染綜合防治、河道生態修復和河道保護管理,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檢查督導村級河長履行職責。
石橋子辦事處:河長馬麗,負責老虎洞河、邢家溝河、西溝河3條河流;河長崔文英,負責下石大南溝河、上平臺子河、平臺子河3條河流;河長李建朝負責北沙河南支、西高堡河、馬直溝河、碾盤溝河、舊嶺溝河、瓜地溝河、裴后溝河、西高堡大東溝、山城溝河9條河流;河長劉玉泰,負責南風河、糧庫溝河、紅旗河3條河流。
張其寨辦事處:河長王翰,負責大黑貝河、長溝河、北溝河3條河流;河長鮑志勇,負責達貝溝河、下溝河、房申河3條河流;河長李丹,負責花嶺河、大柳峪河、北沙河張其寨段、小黑貝河、黃木廠大東溝河、黃木廠河6條河流。
日月島辦事處:河長張春偉,負責邊牛后溝河、候屯河2條河流;河長薛偉,負責向陽溝河、岱峪河2條河流;河長高俊珠,負責歪頭山污水河、松木堡河2條河流;河長王景貴,負責北沙河日月島段1條河流。
辦事處級河長具體承擔以下工作:
(1)協調協助執法部門對河道污染進行調查處理;
(2)河道的日常疏浚、清障、保潔工作,開展河道管理日常巡查;
(3)河道的亂搭亂建、亂堆亂放行為處理;
(4)河道生態綠化、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河道采砂管理及長效保潔管理制度的建立;
(5)對河道內病死動物及病死動物產品要及時告知農業、衛生等部門;
(6)做好突發事件處理,并及時匯報;
(7)做好河道保潔宣傳工作,引導大家自覺保持河道清潔。
村級河長職責。是責任河道綜合治理工作的具體責任人,協助辦事處“河長”開展檢查、考核等工作。承擔河道治理的牽頭、協調和管理等職責,按照辦事處黨委、政府工作要求,積極開展河道整治工作,并配合相關部門開展集中整治。
村級河長具體承擔以下工作:
(1)保持轄區內河道暢通;
(2)發現違法在河道設障及時制止并向上級匯報;
(3)及時打撈河道水面漂浮物;
(4)負責保護和管理轄區內沿河設置的各種公示牌、做好護堤護岸林木的管理工作;
(5)及時制止亂倒垃圾、亂堆垃圾現象,并做到及時清理,對擅自占用現象及時逐級上報;
(6)積極配合水行政執法人員對違章違法行為的糾正和查處工作;
(7)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2、建立了定期巡河工作機制。區、辦事處、村(社區)各級河長加大巡河督導力度,并建立了巡河臺賬,做好了巡河記錄,構建“件件能落實、事事有回應”的工作格局。區級總河長一年至少巡河一次、副總河長一年至少巡河2次,辦事處河長一季度至少巡河1次,村級河長一個月至少巡河一次。河長每次巡河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上報給上級河長。
3、明確了各相關職能部門的河湖管理保護工作職責。堅持各辦事處、相關部門“各負其責,水下岸上同步治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在河道管理工作中的職責。
生態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
(1)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強化地方各級政府責任,嚴格考核評估和監督。
(2)加強水功能區動態監測,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以不達標水功能區作為水污染防治的重點,強化監督管理和用途管制。
(3)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確定重點跨界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研究保障枯水期主要河流生態基流,防止不合理新增取水,切實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4)堅持節水優先,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水資源短缺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要嚴格限制發展高耗水項目,加快實施農業、工業和城鄉節水技術改造,堅決遏制用水浪費。
(5)繼續實行區域地下水禁采、限采制度,對地下水保護區、城市公共管網覆蓋區、無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的地區,停止批建新的地下水取水工程,不再新增地下水取水指標。
(6)建立健全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實行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對超過承載能力的地區實施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
(7)嚴格水功能區管理監督,明確各類水體水質保護目標,根據水功能區劃核定河流水域納污容量和限制排污總量。切實監管入河湖排污口,完善入河流排污口管控措施。
(8)積極引導水產養殖戶采取生態、環保養殖方式,嚴格控制水產養殖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污染。
(9)編制重點河湖水域岸線開發利用規劃,提出河流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控,落實規劃岸線分區管理要求,強化岸線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
(10)盡快完成國有河流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保護范圍劃定。
(11)嚴格執行河道采砂規劃、計劃和許可制度,有效強化河道采砂管理和砂場采后治理。
(12)推進河流生態修復和保護,禁止侵占自然河流、濕地等水源涵養空間,開展河流健康評估。
(13)強化山水林田系統治理,加大河流源頭區、水源涵養區、生態敏感區保護力度。加強水土流失預防監督和綜合整治,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維護河流生態環境。
(14)建立河流日常監管巡查制度,落實河流管理保護執法監管責任主體和人員,實行河流動態監管。
(15)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加大河流管理保護監管力度,建立健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
(16)全面推進、拓展測土配方施肥范圍,引導農戶科學施肥,提高農作物肥料利用效率。強化農藝服務,積極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生物、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治手段,提高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率。嚴格禁止在畜禽養殖禁養區規模化養殖畜禽,全面推行規模化養殖場(小區)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制度,防治畜禽養殖污染。
(17)按照河道主管機關提出的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責令設障者在規定的期限內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強行清除。
(18)按照防汛抗旱指揮部意見,及時辦理河流阻水林砍伐手續。
(19)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在河流管理范圍內核發林權證。
規劃住房建設局主要職責
(1)狠抓工業污染,監督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全面取締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
(2)積極推進城市排水管網雨污分流制,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強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加大對城鎮建成區黑臭水體的治理力度。
(3)全面實施城鎮河道溝塘污泥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河流管理范圍。
環境保護與城市管理局主要職責
(1)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建設親水生態岸線,實現河流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
(2)負責管理城區部分河道河段的垃圾清理和日常管理。
(3)配合生態辦對域內河流的監管、執法,負責拆除河道管理范圍的違建、亂建。
(4)建立重點排污口、行政區域跨界斷面水質監測體系。
(5)落實《排污許可證暫行規定》,落實污染物達標排放要求,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
(6)強化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結合水功能區確定各類水體的水質保護目標。
(7)加強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水環境治理網格化和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水環境風險評估排查、預警預報與響應機制。依法查處水污染案件。
財政金融局主要職責
(1)積極推進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協調落實補償資金。
(2)落實河流管理保護、執法監管責任單位、人員、設備及運行經費。
經濟發展局主要職責
協調推進重大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開展重大項目的綜合協調工作。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工業企業。
國土分局主要職責
(1)配合開展國有河流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保護范圍劃定工作,依法依規逐步確定河湖管理范圍的土地使用權屬。
(2)嚴格城市規劃藍線管理,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應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積,積極保護河流生態空間,新建項目一律不得違規占用水域。
(3)禁止圍河造田,未經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圍河造田項目,不得給予登記地籍,并限期恢復。
公安分局主要職責
(1)嚴禁以各種名義侵占河道、圍墾湖泊、非法采砂,對岸線亂占濫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問題開展清理整治。
(2)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大河流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3)嚴厲打擊涉河流違法行為,堅決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設障、捕撈、養殖、采砂、采礦、圍墾、侵占水域岸線等活動。
各街道辦事處職責
(1)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制機制,徹底解決農村向河道棄置垃圾問題。
(2)以高新區行政區域為單元,實行農村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河道清淤疏浚,綜合整治農村水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3.負責農村河流及山洪溝的日常管理
二、解讀高新區河長制工作方案
(一)“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
制定“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應結合具體實際統籌考慮中辦、國辦《意見》確定的主要任務和各相關部門的具體工作要求,明確具體治理及管理保護目標和措施。
2017年下半年,在省、市級“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的河庫名錄公布后,發布高新區負責制定“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的河湖名錄。同步編制“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
1、建立管理平臺
各相關部門要統一建立河長制工作管理平臺,并實施信息共享。應將河長信息、實施方案、考核辦法及標準、考核結果、責任追究及其他重要事件等情況納入管理平臺實施管理。要做好河長制工作有關會議及其他文字材料、圖片及影響資料等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
2、實施監督考核
(1).推進階段監督考核
2018年6月底前,由河長制辦公室根據本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對同級政府職能部門及下級河長制辦公室相關工作進行考核。
(2).實施階段監督考核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按照相關要求和考核辦法開展實施階段考核。具體包括總河長對辦事處總河長、辦事處河長對下級河長、政府職能部門對下級主管部門、河長制辦公室對下級河長制辦公室(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等考核內容。
(二)、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1、健全組織架構。要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完善辦事處、城管局、村河長組織架構,由班子領導擔任一級河長。
2、細化職責分工機制。辦事處“河長制”辦公室要加強指導協調、督查考核,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工作臺賬,明確各類管理和督辦要求,全力推進“河長制”實施。各級河長要切實履行管、治、保“三位一體”的職責,堅持“用腳步丈量河道”、“用數據治理河道”,“用制度管理河道”。
3、完善河長巡查機制。各級河長要加大對包干河道的巡查力度,辦事處級河長不少于每旬一次,村級河長不少于每周一次。巡查的重點是河道截污納管、日常保潔是否到位;沿河工業企業、小微企業、服務行業等偷排漏排、超標排放及跑冒滴漏等環境違法行為是否存在;各類涉水違法建(構)筑物、棄土棄渣、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等是否存在。每次巡查都要做好臺賬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理;特別是重大污染事故或污染隱患的,要第一時間聯系或督促有關部門查處。嚴格執行河長公示制度,規范河長公示牌設置。河長公示牌應包括河流名稱、河道長度、河長姓名及職務、聯系部門、工作目標任務、舉報電話等信息,并及時更新。
4、落實工作例會和定期通報機制。辦事處級河長要建立每月一次河長研判制度,具體研究“一河一策”和月度工作落實完成情況,及時會商存在問題和整改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加強對村級河長及相關責任單位的督查指導,發現問題要及時發出整改督辦單,確保整改到位。
5、健全長效運維機制。要建立健全農村保潔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探索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有效途徑,全面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將農村保潔納入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治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完善河流管理體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措施。要進一步加強河流管理保護工作,落實屬地化責任、健全長效機制。地方黨委、政府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站在講政治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卡住時間節點,狠抓工作落實。
2、統籌落實資金
河道保護管理工作是一項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治理及管理保護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各單位、各部門應根據各自的目標任務將河流治理及管理保護和推進河長制工作所需經費優先分級納入街道、村年度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同時,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拓寬投資渠道、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河流治理及管理保護工作。
3、密切協同配合
各有關單位部門必須按照方案確定的工作任務結合部門實際主動擔當、盡職盡責,任何部門都不能在河道治理及管理保護工作中缺位。各部門之間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決不能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輕視怠慢。
4、強化考核問責
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制定河長制考核辦法和責任追究制度,根據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差異化的績效評價考核,要嚴肅開展上級黨委、政府對下級黨委、政府,上級河長對下級河長,各級政府對其相關主管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對下級主管部門等考核評價工作,考核結果要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要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參考,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和治理及管理保護不利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5、加強執法監督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聯合執法機制,水利、環保和公安多管齊下,加大巡查、檢查、抽查、督查力度,嚴厲打擊超標排污、污染水域、亂采盜挖、侵占河道、于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排亂倒、非法養殖、非法捕撈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要進一步做好宣傳輿論引導,提高全社會對河流管理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并接受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