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這個小店就是為了方便鄰里們
“我們當初開這個小店就不是為了掙錢,是為了方便社區的鄰居們。”高新區西高堡居民李彩虹說。
2015年8月,高新區石橋子街道仁和社區綠地回遷小區開始陸續迎來一批批回遷居居,他們大多是西高堡和周邊地區的失地農民,李彩虹一家就是這些回遷戶中的一員。李彩虹和丈夫裴克學都是西高堡土生土長的農民,現在他們的兒子也住在同一個小區里,幾十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讓他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夫妻倆性格樸實、互敬互愛、樂于助人,2016年李彩虹家獲得了本溪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李彩虹一家人信守一種理念: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家里面損壞的東西能修復繼續使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修好再繼續使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節約每一度電和每一滴水。勤儉節約意識已深入到家庭每個成員之中,并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綠地回遷小區在市高級中學北校區附近,小區里有很多陪讀家長租住在這里。有一天,一個陌生人來李彩虹的超市要買鎖,可店里沒有,李彩虹一打聽才知道是高中學生家長買鎖是給孩子用的。看那個人的樣子很著急,裴克學二話沒說開車帶著這位家長到別處買鎖,又把其送到學校,這位家長非常感謝。小區剛剛開始進戶裝修的那段時間,經常有人到超市里借比如扳子、鉗子等工具,只要家里有的李彩虹每次都爽快地答應,卻從不上門索要。小區里一位大媽對記者說,彩虹超市開業到現在有兩年了,賣東西平價不說,還經常抹去零頭。
這兩年,小區里的超市陸續多了起來,米面糧油樣樣齊全。相比之下,李彩虹的超市越來越不顯眼了,可由于她公平交易,又愿意幫助人,超市還是經常有鄰居光顧的。
在問到今后如何打算的時候,李彩虹質樸地笑了笑沒有說什么。李彩虹和她的家人深知組成一家既是緣分,能夠和睦相處更是不容易,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家可以不奢華的,但一定要溫馨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家業才能興旺,社會才能富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