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載如一日 無私母親含辛茹苦養育腦癱養子
記者來到張其寨村四組劉亞梅的小平房時,無法說話的兒子趙亮正靠在床邊咿呀揮手,母親劉亞梅則細心地守在床邊不時用毛巾為他擦拭嘴角留下的口水。33年來,已經67歲的劉亞梅就是這樣沒日沒夜地照顧著這個和自己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的孩子。

1985年,與趙連柱結婚十余年且未育子的劉亞梅夫婦在串門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個棄嬰,這個不足半歲的孩子,便是趙亮。也許是盼子心切,這個突然出現的孩子讓劉亞梅夫婦興奮不已,決定將其收養,并悉心照顧??墒呛镁安婚L,已經4歲的小趙亮甚至無法和同齡孩子一樣走路說話,劉亞梅帶著孩子到沈陽陸軍總院進行檢查,被確診為先天性小腦壓迫神經,將終身殘疾。聽到檢查結果的劉亞梅難過不已,親戚朋友都勸她將孩子送到福利院,不然以后將成為沉重的生活負擔,可劉亞梅還是下定決心,不管孩子啥樣,自己都要照顧他一輩子。
由于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連大便都無法獨立解決,身邊時刻需要有人看護,于是,劉亞梅毅然辭掉當時還算穩定的工作,專心照顧生病的趙亮。為讓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劉亞梅每天雙手拉著趙亮在空地上進行腿部鍛煉,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堅持,趙亮可以緩慢獨立行走。然而,禍不單行,2001年,丈夫趙連柱患上糖尿病和腦梗,喪失勞動能力,連穿衣服都需要人幫忙。家庭重擔全落在劉亞梅一人身上,這對于原本就困難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全家僅靠著種地的微薄收入和政府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賴以生存。

“再苦再難我也得撐下去,為了這苦命的孩子,我必須堅強?!?015年,丈夫趙連柱病逝,備受打擊的劉亞梅數次偷偷抹淚,不僅如此,她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從2016年開始,趙亮的身體也出現狀況,不到半個月時間便去了10多次醫院,每次費用少則幾百塊,這對劉亞梅來說都是不小的開銷,為了能省點錢,劉亞梅常常青菜就著饅頭就是一頓。趙亮咀嚼能力比較差,她堅持每天給他熬稀飯,把菜剁細蒸爛,換著花樣做給趙亮。為保證孩子營養跟得上,劉亞梅省吃儉用,用省下的錢買雞蛋、奶粉給趙亮吃,自己卻不舍得吃上一口。
“現在,只有我和孩子相依為命,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好好活著。我常在想,要是以后能趕上占地,手里有錢了,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看病,能聽他喊我一聲‘媽’。”劉亞梅邊說邊摸著趙亮的頭。雖然家里每個月的收入還得償還丈夫生前住院欠下的3萬多元債務,可劉亞梅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生活再難,只要她還活著,就一定照顧好孩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