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高效集中審批改革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3550”小細節為項目建設大環境加分
前不久,本溪冶金軸承有限公司到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提交擴建二號廠房項目初步規劃方案,規劃建設窗口受理后,僅用三天時間完成審核并正式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后,企業又來辦理施工許可證,由于申報材料主件齊全,企業當天就收到了施工許可證。“高新區“3550” 高效集中審批改革,不僅提升了行政審批效率,更促進了企業發展活力的顯著增強”。 本溪冶金軸承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我市率先在高新區推行“3550”高效集中審批改革試點,暨3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開辦、5個工作日辦理二手房交易登記、50個工作日獲得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為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做好抓項目促發展工作,高新區創新行政審批管理體制,組建了行政審批服務局,整合審批機構和工作職能,將原來需要跑多個部門重復報批的事項,變成一個主體審批、一個窗口辦理。同時,創新完善行政審批體系,優化服務流程,建立綠色通道審批、并聯集中審批、容缺預審制等機制,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此外,高新區強化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編制公布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和辦事指南,通過定標準、審項目、減環節、優流程,規范行政審批受理、審查、決定、送達等各環節,最大限度減少政府部門自由裁量權。與此同時,高新區建設網上審批平臺,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建立實體大廳與網上大廳融合發展、線上和線下功能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為加快建設步伐,培育優質項目和企業,高新區把工業經濟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著力點,在集中審批改革中設立了工業項目“50窗口”。 圍繞“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50個工作日內完成”的要求,重構工業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按照“一窗受理、提前服務,分段并聯、限時辦結”的工作方式,采取共性要件內部共享,非主審要件容缺后補,辦理時限到期預警等機制,實施工業建設項目審批“路徑最優、材料最簡、時間最短”的聯合審批新模式。

截至目前,高新區“3550”高效集中審批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分別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了遼寧帝東醫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溪百川藥業有限公司、本溪虹健食品有限公司等152家新企業注冊工作,而且全部按照“證照分離”改革受理。為20余家企業當日辦結了55筆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證明,加上5日內辦結的證明,累計辦理完成房屋建筑面積610234.84平方米。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受理均在5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質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