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鑄劍戍海天
今年4月17日,是黨領導新中國航空事業70周年紀念日。70年來,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航空工業在戰火中錘煉,在戰斗中成長,尤其是近十幾年,一大批新型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等主力作戰飛機陸續列裝,為部隊戰斗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中國殲擊機在國慶閱兵上勁舞蒼穹、世界航展上精彩亮相、中國南海軍演中叱咤長空……
作為共和國航空工業長子,航空工業沈飛自1951年創建以來,幾代航空人肩負著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懷著高度的政治熱情和加速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責任感,牢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使命,先后研制了40個多個型號、生產交付數千架戰機,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從修理、仿制,到自行制造,從二代機、三代機……橫空出世,中國殲擊機不斷迅猛發展,實現了我國空中力量從路基到海基的跨越,成為搶占制空權、提升攻守實力的一記重拳和威懾利劍!
肩負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
建設強大的空中力量,是黨和國家賦予航空人的神圣使命。當年周恩來總理指出:“我國是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要有強大的空軍來保衛,光靠買人家的飛機不行,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1951年6月29日,空軍工程部將所轄第五廠移交航空工業局,更名為國營112廠(沈飛的前身),沈飛成為當時中國航空工業局最早建立的飛機修理廠之一,從此拉開了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序幕。作為中國航空工業最早創建的飛機廠,沈飛在建設的同時,還從人力、圖紙技術資料、工裝設備等方面支援了航空工業的其他新建廠所,因此,沈飛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
進入二十一世紀,面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挑戰,航空工業加速轉型。“空軍要加強控制進攻力量及相應的配套建設,逐步實現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聲音振聾發聵。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實踐,沈飛研制生產的重型殲擊機以高機動性、精準打擊的優越性能,成為空軍航空武器裝備中至關重要的殺手锏。中國殲擊機成體系、成批量地裝備空軍部隊,初步形成了遠中近程配套、白天型和全天候型兼備的精準打擊手段,空軍裝備體系作戰能力顯著增強。2012年11月,殲15艦載機在艦船上的成功起降,實現了殲擊機由陸基到海基的新突破!使得空海軍又一柄利劍在手,攻防領域從淺藍走向深藍!我國國防也跨入一個新的時代!
裝備強軍、改革強企躍上新高度
“既是航空人,便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辛苦”“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新時代的航空人,將科技創新與航空精神融為一體,以尖端科技引領航空裝備上水平,是新時代航空人新的理想和追求。
目前,沈飛以追求卓越為目標,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打造適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業務發展模式,形成協調發展的局面。聚焦主業發展,優化投資結構,實施重組上市,2018年1月12日,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重組上市,成為“中國戰機第一股”。沈飛正以雄厚的科技實力、制造能力和文化底蘊,展示著中國航空工業蓬勃發展、闊步邁進世界先進水平的嶄新形象。
在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同時,公司也實現了深層次變革,一是抓牢主責主業的發展共識廣泛凝聚,全員聚焦又好又快產品實現,合力推動主業發展的良好態勢不斷鞏固深化;二是注重成本效益的發展理念顯著增強,各項工作更加注重提質增效,經營生產精益求精的思路舉措更加深入務實;三是踐行歸位盡責的工作作風不斷強化,敬業興企精神持續煥發生產力,在崗在狀態、有位必有為的責任擔當更加堅實有力。這些變革日益成為驅動公司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堅實保障。
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沈飛將聚焦航空主業發展,牢牢抓住“又好又快產品實現”這一主線,推進“法治沈飛、數字沈飛、精益沈飛”建設,確保符合“客戶合同履約要求、上市公司發展要求、集團公司考核要求、發展規劃落地要求”,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收入”大幅提升,致力“打造新一代產品、厚積新一代技術、構建新一代管理、培育新一代人才、形成新一代標準”迭代升級,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把握機遇,瞄定航向。全體沈飛人將以實干精神擘畫航空工業美好的明天,高擎航空報國的旗幟不懈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聚焦做強做優主責主業,以創新求發展,以改革促發展,不辜負國家重托,不負眾望,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奮力奪取公司“十四五”開局首勝,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信息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