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活動月】依法建設綠色礦山 全面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解讀《本溪市綠色礦山條例》
從2020年開始,市自然資源局已全面啟動本溪地區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按省自然資源廳下發的《關于印發<遼寧省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啟動了我市綠色礦山申報工作。為做到綠色礦山建設有法可依,自2019年底礦山組織工作專班著手起草《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條例》,經20多次的修改完善,在司法、人大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該《條例》已經省人大批準5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正在組織編制《本溪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以規劃為引領,堅持分區管理、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增設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專題,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同時,結合國家、省出臺的關于綠色礦山的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制定了《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從綠色礦山建設的指導思想、創建標準、優惠條件、后續監管、組織實施步驟等方面系統進行規范。為盡快了解綠色礦山建設的重大意義,熟悉綠色礦山建設的規范和程序,市自然資源局積極組織轄區相關管理部門、礦山企業、技術服務部門參加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和省廳組織的視頻培訓會議。
嚴格執行“編制規劃、進入創建庫、綠色礦山建設實施、第三方評估、進入省級項目庫”的工作流程。全市目前已完成41家礦山企業省級綠色礦山創建庫的推薦、審核入庫工作,完成省自然資源廳既定任務比例133%。目前全市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達到8家,省級綠色礦山名錄達到3家,在圍繞數字化建設、技術改造、設備升級等綠色礦山建設方面累計投入資金約3.8億元。
1、制定總體目標:為落實今年省、市關于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相關要求,積極組織全市持有效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納入省級綠色礦山創建庫,指導企業編制科學合理的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按照遼寧省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全市今年進入省級創建庫不少于15家。
2、工作安排:市自然資源局將按照“循序漸進、提檔升級、由表及里、內外兼修”的十六字方針,深入推進礦區環境整治及綠色礦山建設工作。
(1)實施提質提標工程,建設精細化綠色礦山。
(2)實施重點攻堅工程,建設規范化綠色礦山。
(3)實施資源整合工程,建設規?;G色礦山。
(4)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礦山企業到大北山鐵礦、本溪礦業、宇航礦業參觀學習;舉辦綠色礦山建設專題講座,擬邀請省廳分管副廳長與礦保處相關領導圍繞綠色礦山建設對我市相關行業和礦企進行指導培訓;編制完成《本溪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打造火連寨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區;制定市自然資源局2021年宣傳計劃。
《條例》實施的目的是讓礦業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效益“雙增”,讓綠水青山懷抱金山銀山,讓金山銀山呵護綠水青山。在不給礦山企業增加經濟負擔的情況下,穩步推進本溪市綠色礦山建設。
《條例》的實施鼓勵并引導礦山企業通過開源節流、高效利用、創新體制機制來改變礦業發展方式。推動礦業經濟發展向科技含量高、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小環境污染方向轉變。以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礦地和諧為主要目標,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礦山環境生態化為基本要求,將綠色礦業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
市自然資源局通過積極協調各區縣開展組織動員、業務培訓、參觀學習、以評促建等多項措施推進礦山企業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帶動礦山企業的積極性,強化礦山企業責任意識。
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關鍵在于充分調動礦山企業的積極性,加強行業自律,促進礦山企業依法辦礦,規范管理,加強科技創新,建設企業文化,使礦山企業將高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礦地和諧的外在要求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自覺承擔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節能減排、環境重建、土地復墾、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企業責任。
來源:本溪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