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都要聞】本溪高新公安:防范校園電信詐騙 全力打造“無詐校園”

記者從本溪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獲悉,為有效解決轄區各大高校電信詐騙案件始終高居不下的突出問題,切實營造平安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該局多措并舉,努力在防范校園電信詐騙案件上出新招。今年7月以來,轄區高校刑事類電詐案件較去年同期發案率下降35%,損失金額下降60%;治安類電詐案件較去年同期發案率下降33.3%,損失金額下降34%,共成功制止10起電詐案件發生,初步實現了防范宣傳覆蓋面、實效性的“雙提升”和發案數、損失金額的“雙下降”。
組建專業隊伍,立足實際實施精準防控。高新區分局于今年7月專門選派10名精干警力組建了全市第一支校園專業反詐隊伍——校園反詐大隊,具體負責大學校園內的電詐宣傳防范、探索警校合作機制、搜集案件線索等方面工作。大隊民警深入各大校園認真開展調研工作,結合不同校園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對校方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根據以往案發特點合理分配駐校警力;根據當代學生喜好不斷調整宣傳方式方法……這些“量身打造”的工作舉措在防范電詐案件的實際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健全工作機制,切實強化警校協作共建。高新區分局建立健全各項長期協作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因警校雙方職級不對等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瓶頸。協調高校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分局以書面通報函將發生的電詐警情第一時間通報校方,由校方以書面形式將落辦意見反饋給分局,保證校方第一時間知曉電詐案件發生的具體學生、被騙手段及被騙金額,從而進一步提高對電詐案件的重視程度;協調高校建立綜合治理績效考評制度,校方將導員和班主任管理學生電詐案件率進行排名并將電詐案件的考評劃入到年底各項考核項目,已有3所學校已經開展此項工作,各導員和班主任對于反詐工作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大幅提高;協調高校建立校園反詐培訓制度,民警在校園定期舉辦法制講堂對師生和反詐志愿者進行培訓,確保校園電詐案件發生后,校方能夠主動和分局對接,協助民警第一時間為被騙學生提供及時止付、心理疏導等工作。保衛處、學生處等部門能夠對于案件類型、被騙學生心理等進行基本的分析研判,為民警破案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
加強宣傳發動,全面提升師生反詐意識。高新區分局通過開設抖音視頻號、微信公眾號、發放宣傳單、組建反詐志愿者服務隊、開設反詐課堂等多種方式,不斷拓展網上網下宣傳陣地,其中“高新公安分局開門見警”抖音號已上線反詐類視頻21個,粉絲數近萬人。在此基礎上以多種方式有效調動校園內全部力量主動參與到反詐工作中,積極聯系學生會,將學生參加反詐宣傳情況和社會實踐的分數相結合,選拔志愿者成立校園反詐志愿者隊伍,目前遼寧醫藥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和沈陽藥科大學兩所院校已經成立了由學生為主體的校園反詐志愿者隊伍。
主動靠前服務,確保止付工作及時高效。高新區分局民警每天深入校園進行走訪調查,通過聯系學生處、保衛處和導員對于各類案件信息及時掌握、及時介入,目前已成功制止7名正遭受電信詐騙的學生匯款,勸阻3名已被電信詐騙的學生不再繼續匯款,直接挽回經濟損失70000余元。遼寧科技學院某新生,通過非正規途徑購買網課,騙子騙取該生100元定金后還威脅該生繼續交納服務費7000余元,民警從導員處得知該情況后,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思想工作,幫助該生明白自己被騙,及時停止了向騙子繼續轉賬。沈陽藥科大學某學生,陸續接到親友電話詢問其為什么借錢,才發現微信被盜。民警得知情況后迅速幫其找回微信,并在通訊錄中逐一排查是否存在被騙親友。在聯系了全部200余個聯系人后,發現有4人相信騙子,正準備匯款。民警及時勸阻,最終避免4人被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