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筑牢“三防線” 甘當“守門人”
高新區毗鄰沈陽、撫順、遼陽“三市”,交通網絡密集,地理區位特殊,面臨的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應對防疫新形勢,高新區積極組建完善三級防線,從嚴從細堵住輸入風險漏洞,全力守好全市“北大門”。


為守住“外防輸入”交通關口,高新區在產業大道侯屯和加油站、304國道藍遠名城和郵局、藥都大街大柳峪和翻身等重要交通路口設置防疫服務點,分組輪班實行24小時值守。動員管委會機關工作人員、公安干警組建疫情防控隊伍,嚴格執行來區車輛及人員進行信息登記、查驗行程碼、體溫檢測、身份核對等事項,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實行點對點閉環管理,堅決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日月島街道松木堡村、歪頭山村緊挨沈陽蘇家屯姚千,結合本村區位和道路網絡的實際情況,在當地居民經常走動的山路、河道等小村路增設疫情防控檢查點;該街道對應遼陽、撫順方向的大柳峪村和翻身村也在小村路上增設疫情防控檢查點。各村都積極發動黨員、群眾組成志愿者,與管委會機關志愿者、街道下派人員、村干部、組長、中心戶長共同組成疫情防控隊伍,堵住試圖“偷渡”來區的外市來區人員,織密疫情防控“第二道防線”。


“你們從外市過來嗎?”各村每日派出宣傳巡查機動小分隊,深入各戶排查情況、宣傳政策,查看可疑人員,加強隱患排查,形成聯防聯控強大合力,確保不留死角,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第三道防線”。


對于堅守檢查點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是“北大門”的“守門人”,從晨起到日落,從日落到午夜,每天應接不暇的車輛從他們眼前駛過,同一個問題需要回答上百遍,不同的情況需要及時溝通協調,偶爾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人員,他們得耐心勸導,不斷安撫溝通,一天下來嗓子干啞到說不出話。趕上最近的“倒春寒”,工作人員站在毫無遮擋的檢查口,由于帳篷漏風,他們只能穿上2件棉服進行保暖。加上車流量大,工作人員基本無法按時吃飯,好不容易趁著間歇用餐,飯菜早已不再熱乎。這些無私奉獻、勇于擔當,只為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迎難而上,“疫”戰到底。高新區將繼續甘當“守門人”,沖在第一線,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堅決筑牢“外防輸入”安全屏障,為市、區百姓站好崗、守好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