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戰疫里的遼科人:因春“疫”,賦春意
2022年的初春,遼寧科技學院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打響了一場寂靜又激烈的校園疫情阻擊戰、保衛戰。在這場戰疫中,遼科人爭分奪秒、日夜奮戰,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他們是遼科的老師,舍棄小家、毅然請纓,24小時堅守一線;他們是遼科的學生,挺身而出、身先為范,疫情當前盡顯擔當。在這場戰役里,涌現出數不清的遼科人物,他們用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偉大的抗疫精神、遼科精神。
新芽應援春天,萬物寄暖人間。遼寧科技學院官方微信平臺特推出“遼科日夜·戰疫里的遼科人”專欄,講述那些在校園疫情防控中勇擔職責、無私奉獻的遼科人,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遼科事。

因春“疫”,賦春意
——記堅守在校園疫情防控保衛戰一線的輔導員韓珍嬌
假如有人問我:春天是什么顏色?平常日子,我會說春天是綠色,因為萬物復蘇、朝氣蓬勃;春天是藍色,因為碧空如洗、云淡風輕;春天是粉色,因為百花爭艷、萬紫千紅……但是,2022年這個春天,最濃的顏色是愛——大愛無疆、潤物無聲。
3月16日晚11時58分,學生工作處發出緊急通知:請全校學生工作副書記、輔導員馬上返校,帶好衣物及日常用品,做好學生寢室靜態管理和住校的準備。曙光大數據學院輔導員韓珍嬌老師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趕赴學校,盡管此時已是凌晨,來不及和熟睡的孩子作別,便投入到校園疫情防控之中,開始了校園抗疫保衛戰。由此,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黨員境界抒寫教師大愛。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韓珍嬌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前線,在學校一住就是半個多月,此刻的她似乎已經忘記了家中剛滿四歲的兒子。在抗疫最嚴峻的那些天,韓老師幾天都沒有時間給家中的愛人和孩子通個電話,每天的三餐也極其不規律。因為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對孩子的思念,韓老師患了感冒,但她并沒有因此放松對工作的要求,仍奮戰在抗疫前線。四歲的孩子因太思念媽媽,總是央求著爸爸能帶自己去見見媽媽。但是疫情阻隔了距離,孩子只能跟隨爸爸隔著學校大門揮一揮手,見上媽媽一眼……此刻作為母親的她,正忍著無法與自己孩子相歡的思念,守護著更多家庭的孩子。韓珍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舍“小我”顧“大我”、舍“小家”為“大家”的初心與使命,用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詮釋了人民教師的無私奉獻。

披星戴月只為無微不至。在學校寢室靜態管理期間,韓珍嬌憑著“一思尚存,此志不懈”的干勁兒,拖著每天睡眠不足的疲憊身體帶領著幾十個學生干部為全院近千余名在校生不舍晝夜的服務。為學生送三餐送水果、幫助學生采購生活必需品和藥品、組織全院學生核酸檢測、做好全院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消除學生心理恐懼情緒、帶生病學生到校醫務室看病、安撫好健康觀測學生的情緒等等,這些看似簡單但尤為重要的工作,韓老師帶著幾十名學生干部和志愿者硬是扛了下來。學院學生工作副書記盧志鵬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學生工作者的價值就在于當學生需要我們時,我們一直都在、一直都行、一直都愿意”。天上的明月不及你肩頭的星光,相信師生們的并肩前行,定會迎來春暖花開。

時光不棄未來可期。在爭分奪秒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韓珍嬌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將疫情危機轉化為契機,扎實開展學生黨建工作。3月18日,韓珍嬌在線上主持召開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會;3月29日,組織開展了關于馬佳月等29名預備黨員的轉正大會。本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黨建工作不放松”的原則,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進行,更好的發揮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引領作用,全院學生呈現出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抗疫新風。

校園疫情防控保衛戰終會落幕,但責任與愛歷久彌堅。待到疫情結束時,我們仍會深深記得,教師對學生那樣豐富、那樣厚重、那樣充實的愛,那些不忘的記憶會永遠留在學生心里。希望學生們在經歷這番歷練之后胸懷更加宏大,內心充滿力量、充滿活力、充滿愛。在未來,用這份愛和力量,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留下一段段精彩瞬間。
來源:遼寧科技學院曙光大數據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