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日報】紙短情長——本溪九星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在高新區優化醫藥包裝產業鏈的故事
沒有過多的刻意為之,許多野花綠草點綴在廠區,既能保持自然原生態,又讓忙碌的職工更加親近大自然。似乎這家企業愿意這樣順勢而為,去擁抱時代賦予自己新的精神內涵。“醫藥包裝要結合生產設備、工藝合理組合和搭配防偽技術,充分利用新設備、新工藝,實現安全、穩定,并全程可追溯的包裝,從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安全和便捷……”在本溪九星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下稱本溪九星印刷)現代化的生產車間里,總經理白春義在展示其為客戶定制生產的醫藥包裝盒——他身后,高端印刷機、自動過膠機、全自動模切機、自動粘合機,以及多種自動檢測設備在內的多臺高端智能化包裝印刷設備正在高速運轉。醫藥包裝是藥品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高質環保的醫藥包裝材料及創新穩定的包裝方式方法,才能夠真正有效保證藥品質量,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和藥品的有效性。位于本溪高新區的本溪九星印刷,就是這樣一家以包裝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為核心,業務涵蓋中高檔折疊紙盒、標簽、坑箱印刷生產及印刷設備、物資、版材代理和銷售的大型國有企業。如今,本溪九星印刷,作為本溪藥都發展中的重要產業一環,仍在不斷發揮和整合技術、服務和管理創新優勢,致力于帶動行業與產業探索和再造商業模式,優化產業鏈,做大醫藥包裝,扎根于本溪高新區,邁向更廣闊的市場。


扎根高新區,介入醫藥產業的補鏈強鏈延鏈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回顧本溪九星印刷為什么來到本溪高新區時,白春義用“順勢而為,水到渠成”作為概括和解釋。2011年12月22日,本溪三藥廠正式成為央企華潤集團所屬華潤三九醫藥全資子公司,更名為遼寧華潤本溪三藥有限公司,并建設為華潤三九東北生產基地。作為醫藥產業鏈的配套環節,同樣隸屬于華潤三九醫藥的深圳九星印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早已駛入發展快軌,并且成為了我國醫藥包裝印刷領域的前三甲企業之一。為此,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深圳九星印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將本溪高新區建設為自己的東北生產基地。2015年8月20日,本溪九星印刷破土動工,經過一年多緊鑼密鼓的施工建設,終于在2017年4月正式投產運行。“回顧當時的情景,高新區從產業政策、項目落地、企業服務等各個環節,都讓企業感受到非常好的營商環境。無論是前期開通綠色通道,推行項目管家制度,還是工期倒排、定期調度等推進機制,都有著完善的服務體系和服務機制,確實讓我們高新區的企業得到了實質上的幫助,也堅定了投資高新區、參與高新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白春義說道。在談到公司這幾年的發展時,白春義介紹說,“一家企業最困難的時期就是剛創建的前三年,因為無論是產品還是客戶,都需要時間來沉淀。剛剛投入生產的第一年,本溪九星印刷產值僅有3000萬元,是虧損的。雖然深圳九星印刷已經是醫藥包裝印刷行業的佼佼者,但是本溪作為新建的生產基地,還沒有被市場真正認可。同時我們認識到,僅有天時地利人和還是不夠的,醫藥包裝的質量體系才是能否帶動企業發展運營提升的關鍵。”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本溪九星印刷注重抓生產、抓質量、抓市場,同時不斷引進人才,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企業創立以來,通過成立質量標準部,開展技術革新活動,制定詳細技能比武方案,不斷優化設備、工藝、技術指標參數,挖掘內部潛力。“我們每年都會開展質量月活動,比如此前為加強公司質量管控,提高員工質量意識,質量標準部策劃舉辦了‘工序找錯誤’活動,通過把缺陷識別與娛樂結合起來,讓員工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白春義告訴記者,企業在質量和效益等方面逐漸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2018年銷售產值達到了8000萬元,2019年產值再次增長,達到1.1億元,投產的前三年,就這樣穩步跨越過來。目前,本溪九星印刷已經建成了覆蓋40多家龐大的客戶群體的營銷網絡,除了自身的華潤三九藥品包裝,主要客戶有哈藥、葵花、修正藥業等一大批知名藥業。

安全性管理,前行之路揚長避短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國多年前就要求藥品包裝使用安全防偽的電子監管碼技術,以確保藥品的安全監管。從社會層面上來看,這是利好政策,有利于國家藥品安全檢測部門監督生產,防止出現假冒偽劣藥品流入市場。從醫藥包裝企業來說,這就使得其增加了噴碼工序,在增加了產品附加值的基礎上,也給生產帶來了難度,影響到生產效率。所以,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會給其帶來較大的影響,但是對于大型藥包生產企業反而增加了競爭優勢。”白春義說道。據介紹,藥品的外包裝盒質量難點是穩定,必須保證其每個批次的包裝盒色彩一致、盒型標準、對機包盒還要有較高的過機率和過機速度。隨著近年來藥品包裝企業對印刷設備自動化程度要求的不斷提高,企業想要具備競爭力,就要具備完善的生產管理模式。記者在走訪生產車間時了解到,醫藥包裝生產環節的安全性管理比普通包裝更為復雜,因為醫藥包裝質量的穩定是患者直觀判斷產品真偽的第一印象,如果包裝印刷質量不好,患者對藥品的真偽程度就會存在質疑。通過條碼為每款醫藥包裝賦予一個唯一的“身份證”,然后經過模切機連線檢驗系統進行檢驗來防止大張混裝,并通過成型工序的檢驗系統來剔除小盒混裝產品。此外,醫藥包裝作為特殊產品包裝,有些已經被強制加貼電子監管碼,通過這種新型信息技術系統來預防假藥。而且整個賦碼過程從下載、分拆、試機使用碼的機器設定、生產結束后條碼的處理等都要有詳細的操作要求。“其實,醫藥包裝對于藥品來說,有著很多特殊的附加值,不僅僅是對藥品的標識、宣傳,也是詮釋藥品的結構和特點。質量對于包裝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簡單點說,包裝盒最基本要做到低溫不能變形,高溫不能變色,且防潮防蟲。”白春義對記者說道,從生產過程中的標準簽樣的管控、印刷過程的顏色控制、適用于自動包裝機的醫藥包裝的一致性管理,再到包裝盒上的細節管理,包括說明書質量控制、醫藥包裝要符合藥品GMP衛生要求,甚至對于客戶投訴,也要有專屬部門進行調查、跟蹤、驗證,直至問題解決。


要以人為本,做有情懷的企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年來,本溪九星印刷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方面十分有前瞻性,有計劃、持續性推進設備更新改造。“從印前、印刷,到印后,不管是生產設備,還是檢測設備,我們的投入都圍繞專業化藥包大方向,以確保企業在這個領域擁有最先進的生產力。”白春義如是說。如今很多行業都在熱議的智能制造、綠色環保,這些趨勢在本溪九星印刷建廠之時就提前布局。許多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不高,技術不先進,而本溪九星印刷在印前準備中,就采用文字自動檢測系統和數碼CTP整套輸出系統,在生產過程中,配備了先進的印刷設備,杰出的色彩管控,以及多樣化表面處理,特別是在防混裝上,采用模切在線鷹眼控制技術和粘盒條碼檢測裝置。在環保建設中,又率先完成各項認證、改造、升級,從容應對……白春義在談到他的管理理念時說,“一家企業無論身處哪一個行業,采用的是何種機制,如果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和健康發展,就必須實現以人為本、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本溪九星人始終擰成一股繩。對此,白春義還講述了一段讓他深受感動的故事:在今年的3月16日,本溪九星印刷接到總部的生產任務通知,準備生產試劑盒測試單,而且交付時間緊急,生產時間最多48小時。從當天早8點開始,生產部、質量部、采購部、物流部,以及總工程師帶領所有崗位人員開始積極部署,僅印刷改版就從17點忙到23點,歷經6個小時最終達到定版開始投入生產。而在其后的生產過程中,面對生產人員調配、重點設備跟進、輔料采購協調、分切工序順暢、質量穩定管控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有力保障。48小時完成200萬訂單,在白春義看來,企業人員在關鍵時刻所爆發的高強能力并非臨時突顯,而是長期以來企業以人為本所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企業致力與人員成長及梯隊建設的重要成果體現。“接下來,我們企業仍要研究如何減少職工的工作時間,提高單位時間產出,比如換紙需要4個小時,統籌安排后,要去掉時間浪費,不必所有員工都在等待。”白春義說道。憑借先進的生產設備、以人為本的用工理念,本溪九星印刷在不斷享受著發展之路上的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喜悅。談到企業未來發展時,白春義也為我們闡述了本溪九星印刷的發展目標,他說,“未來,本溪九星印刷將再造新的商業模式,在加快自身信息化、智能化、穩步化發展的同時,還要整合周邊包裝印刷產業資源,減少產能過剩的情況,打造新的商業平臺,努力成為醫藥包裝領域的標桿企業。”
本報記者 李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