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日報】川流不息藥香濃——九州通本溪醫藥有限公司在高新區積極探索醫藥倉儲物流服務新模式的故事
“這幾天,本溪的室外溫度高時能達到32℃,不過進到冷庫里,就會驟降到零下2℃—8℃。”一邊是夏日的高溫炙熱,一邊是冷庫的低溫嚴控,而我們看到的場景是,醫藥倉管工作人員在溫差最多達30℃的兩個空間里來回穿梭。同時,記者也親身體會到“有趣”的溫差: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搬運幾件藥品,穿著長褲長袖進到冷庫里就可以了,一兩分鐘速戰速決,否則時間稍長,就會凍得打哆嗦。如果工作量比較多,就必須穿加厚衣物,否則身體吃不消。據了解,溫度每升高10℃,藥品的化學反應速度就加速2—4倍。也就是說,高溫環境下,一些原本可保存3年的藥品,很有可能一兩年就失效了。此外,空氣、溫度、濕度、紫外線、包裝容器和昆蟲、微生物都可能對藥品的保存產生影響。因此,藥品的倉儲、物流過程,一定要控制在特定的溫濕度下。走進九州通本溪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溪九州通”)物流中心,一件件藥品碼放井然有序,一個個操作區域分工明確,陰涼庫、冷藏庫、常溫庫及中藥飲片庫的藥品一一對號入座。作為一家集醫藥產品批發、物流、倉儲、配送等多種經營于一體的醫藥流通民營企業,始終圍繞進一步提升藥品配送專業化水平,改進配送企業對醫院的服務方式,規范藥品流通秩序,保障群眾用藥安全。如今,本溪九州通通過轉變思路,創新模式,積極探索實施倉儲物流服務延伸模式,并將立足好高新區,持續做好醫藥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

胸懷格局天地寬
來到本溪九州通物流中心大樓,記者看到一輛輛運輸車有序駛入物流園區,還有正在裝貨的運輸車待發。一樓入庫口整齊陳列著即將入庫的藥品,工作人員在對出入庫的貨品進行最后的查驗;在另一邊,工作人員正在利用設備掃描條碼,復核、裝車。在二樓到四樓的倉庫擺放著一排排藥品零貨陳放貨架,這是面向連鎖藥店、個體診所、醫院、社區衛生院及商業終端的拆零揀選區域。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零貨出庫揀選;復核員正進行掃描復核、精細包裝……本溪九州通的前身是遼寧溪源醫藥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由本溪市高新區引進入駐,2017年6月1日,遼寧溪源醫藥正式與九州通醫藥集團合資,成立了九州通本溪醫藥有限公司。“從企業入駐開始,高新區相關職能部門就多次到我們企業實地調研,實時傳遞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在對接防疫、統計、穩崗等相關優惠政策落實工作上,指導我們享受符合條件的政策和補貼。其中,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高新區經發局就為我們送來防疫口罩,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疫情期間簡化查驗流程、幫助企業運輸車輛第一時間通過收費站,保障了重要醫療防控物資的快速通暢運輸。”本溪九州通總經理張奇說道。本溪九州通在多年的實踐探索中,形成了豐富的倉配網絡資源、專業化的物流運作團隊、一體的物流管理體系、全面的物流業務覆蓋等優勢。作為我市醫藥物流民營企業,公司的經營品規數已達8710個,其中中西成藥品規數7304個,器械品規數981個,中藥飲片品規數達到425個。承接九州通醫藥集團在本溪市場的所有配送業務,終端配送覆蓋基層衛生院、各大醫藥連鎖、個體藥房、個體診所、醫療院所。在張奇的辦公室里,擺放著一塊刻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牌匾,這也是他創業至今的內心寫照,他說:“我是帶著一份情懷創辦企業的,年輕的時候,我是市醫藥公司的一名倉庫管理員,對醫藥產業有著特殊的感情,更想在家鄉創建本土的醫藥物流產業,隨著與九州通物流集團的深入合作,更加確定了戰略定位,就是立足大健康產業,以完善的物流網絡和先進的物流技術,為客戶提供供應鏈全過程的物流及技術服務。”多年來,本溪九州通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業務發展速度呈現倍增勢頭:2020年營業收入12071.07萬元,利潤總額244.17萬元,上交各項稅費242.77萬元;2021年營業收入12161.65萬元,利潤總額405.43萬元,上交各項稅費311.28萬元;2022上半年營業收入6220.11萬元,利潤總額189.12萬元,上交各項稅費267.75萬元。作為地市級醫藥流通平臺,本溪九州通擁有符合GSP標準要求的物流中心面積達4768.48平方米,專職配送業務人員30多名,能夠及時、準確地滿足醫療單位的需求。各種配套設施設備齊全,設有陰涼庫、冷藏庫、常溫庫及中藥飲片庫等,倉庫安裝有溫濕度監測系統、溫濕度探頭,配有中央空調、除濕機和備用發電機等。銷售網絡實現本溪地區醫院基本覆蓋,業務涵蓋周邊各市,銷售網絡穩定。其中三級醫院2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25家,二級以下公立醫院5家,門診54家,衛生院31家,民營醫院11家,連鎖公司60家,單體藥房277家,批發企業35家,共500余家客戶。

特殊商品的“別樣情懷”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作為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如何確保醫藥倉儲物流中的藥品質量更是醫藥企業管理的重點與難點。為保證藥品安全,本溪九州通以國家GSP標準為準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藥品質量監管體系。在藥品采購、儲存、銷售、運輸等環節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藥品質量,并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建立藥品追溯系統,實現藥品可追溯。而且為了保證需要冷鏈保障的藥品在流通環節的質量與安全,企業建立有嚴格的醫藥冷鏈保障體系,采用自動恒溫系統、醫藥冷鏈物流系統、故障應急處理系統等,對冷庫溫度、儲存包裝、運輸車輛等實時準確監控,充分滿足藥品在倉儲、運輸過程中的溫濕度要求,確保藥品質量。據了解,不同種類、不同劑型的藥物對儲藏要求是不相同的。有的藥品要冰箱冷藏,有的還需要避光,有的常溫保存即可。所以企業會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有特殊儲存條件要求的藥品跟蹤保障,重點加強防暑降溫、感冒、胃腸道疾病類在庫藥品養護,同時對養護設備進行全面保養、維護,檢測溫濕度自動檢測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據介紹,藥品貯藏對溫度一般有四種要求:常溫指10℃—30℃,冷處指2℃—8℃,涼暗處指避光并不超過20℃,陰涼處指不超過20℃。所以,本溪九州通按照相關規定,陰涼庫溫度始終保持在10℃—20℃,濕度保持在35%—70%,冷藏庫溫度保持在2℃—8℃,其中冷藏庫用于存放生物制劑、血液制品、胰島素等產品。倉儲庫內配有自動低溫除濕機、自動溫控機組和自動溫濕度監測系統,能夠實現對冷藏庫內實時監測、預警、報警、記錄,以確保庫內溫濕度環境控制在符合儲藏條件的范圍之內。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了它的工作機制:“每一層冷藏庫都安裝了多個溫濕度一體的監控探頭,它們可以提供溫度和濕度的實時監測數據。比如說我們設定正常的藥品儲存條件是10℃到20℃,當溫度達到19℃時就會給出提示,并且報警。”在倉庫內,都安裝了實時報警裝置,出現緊急情況時,將觸發產生報警信號,倉庫的工作人員能聽到和看到報警信號,迅速作出反應,為藥品倉儲安全提供保障。


做百姓醫藥配送的“神行太保”
“您好,是本溪九州通嗎?我們這兒有一個患者被蛇咬傷,急需季德勝蛇藥片,請你們一定想辦法解決!”7月19日,本溪九州通接到本溪滿族自治縣第三人民醫院緊急求助電話后火速行動,尋找貨源、聯系值班人員、調度車輛……7月28日,本溪橋頭衛生院接收一位急需做手術的患者,可是缺少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本溪九州通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從高新區出發,業務員劉冰在市區接到藥品,又馬上趕往醫院送藥,絲毫沒有耽誤手術時間……6月20日,桓仁人民醫院急用玻璃酸鈉注射液、青霉素,在沒到送貨日期的情況下,業務員曲長生聯系總部馬上調度協調,使患者得到了及時用藥……“醫院、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責任和價值,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這是張奇經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不論節假日,不論白天黑夜,只要有需求,他們就會奔波在送藥的路上或為尋找緊缺急救藥品而奔忙。為解決本溪紅十字會醫院患者的冠心病心絞痛,他們協調緊急調運硝酸甘油注射液;為幫助本溪中心醫院的術前患者及時用藥,他們接力轉運骨化三醇膠丸……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是本溪九州通人的責任,更是他們勇于擔當的企業文化傳承。目前,本溪九州通的醫藥配送網絡進行完善,為的是更好地向客戶提供集倉儲、運輸、配送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據介紹,本溪九州通將積極完善藥品種類,做好配送及時率,縮短配送時限,提升客戶滿意度;優化企業團隊,建立信息化、自動化的管理模式,吸引物流專業人才,定期培訓企業員工,使團隊與社會資源運輸能力共同成長,提升管理水平,不間斷地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百姓健康保健意識的增強,醫藥行業會越來越發達和規范。本溪九州通將以高度的民企責任感,整合上下游資源,大力發展醫藥現代物流,促進醫藥流通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張奇說道。
來源:本溪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