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本溪高新區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服務企業、服務大學”兩條主線,充分發揮支撐引領、橋梁紐帶作用,扎實做好科技服務工作,推動高新區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
堅持服務企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一是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積極走訪企業、實地調研、“一對一”輔導,舉辦高企申報流程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政策解讀會、“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輔導培訓會,提高企業業務能力和申報意愿。新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12戶,推薦申報高企15戶(其中復審14戶,新申報1戶)、雛鷹企業3戶、瞪羚企業2戶(其中復審1戶,新申報1戶)。二是構建創新評價體系。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為第三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單位,現已完成指標體系和管理平臺開發、企業入庫、國家層面指標數據報送、企業積分排名等階段性工作。三是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遼寧本溪中藥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遼寧本溪齒科生物材料中試基地等2家“中試基地”獲得省級評審認定。推薦申報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3戶(遼寧萬嘉、大熊制藥、沈陽尚賢),儲備技術創新中心1戶(寨香)。堅持服務大學,發揮高校科技引領作用,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一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堅持服務人才、留住人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223個,實際吸納畢業生就業204人,其中應屆畢業生83人。在沈陽藥科大學設立“藥都獎學金”,按照每年50萬元、連續3年的規模,推動藥科大學優秀畢業生在區內就業。二是提高創新協同能力。成立服務沈陽藥科大學工作專班,建立定期聯系機制,促進科研成果本地轉化。制定《關于推動組建高新區主導產業創新聯盟的實施方案》,推動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創新聯合,沈陽藥科大學與遼寧大熊制藥新建實踐教育基地、與遼寧藥聯制藥有限公司簽訂了化學1類新藥鹽酸川丁特羅項目合作協議;遼寧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獲批2023年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三是提升公共服務環境。深化藥物研發生產服務平臺、中國藥都(本溪)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遼寧上藥北方藥業化藥中試平臺等6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強日常的經營維護,及時更新、補充各類科技資源信息,服務高校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