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都要聞】本溪高新區“謀、抓、服、育、優”五舉措優化產業布局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能
高新區全面落實省、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要求,以市“六個年”專項行動為載體,聚焦“謀項目、抓開工、強服務、重培育、優布局”五項舉措,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能,各項經濟指標實現新突破,奮力取得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勝利。
一、謀項目、爭政策、搶資金、見成效,全力以赴包項目爭資金
堅持“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企業轉”的原則不動搖,圍繞園區發展所需、企業發展所盼,緊扣國家和省各項扶持政策資金導向,對全區投資項目進行認真梳理和謀劃包裝,從立項審批,政策解讀,項目入庫指導,協調保障等環節入手,全力以赴搶資金,爭政策,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爭取更多資金和政策扶持。
全年共計劃包裝政府類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24.6億元。圍繞2023年省區域協調發展專項和智造強省專項資金,共指導12戶企業、16個項目進行申報,組織9戶企業申報2023年全面開放資金。今年以來,爭取到位專項債資金8600萬元,中央和省專項資金5253萬元。
二、抓項目、搶建設、促開工、優服務,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深入開展“項目建設落實年”活動,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深挖投資潛力,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全力推進綠色原料藥產業園、遼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冷鏈物流產業園、天安生物紅球生物全智能生產基地、成大人用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按照“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要求,強化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未來生物固體飲料生產線、晟麥植物油料精深加工等10個產業類項目實現投產運營。
三、真服務、出實招、建機制、上臺階,做好企業服務“管家”
深入開展“實體經濟服務年”活動,認真落實黨工委工作部署,切實加強企業服務工作,推進問題的解決,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結合管委會班子成員各自分管領域,對包扶領導和服務秘書進行優化,制定了《高新區服務企業實施細則》,實現企業訴求“發現-匯總-交辦-解決-反饋”閉環管理,規范服務臺賬,健全服務體系,完善企業問題辦理工作機制,建立企業投訴責任追究制度。
全年雙促雙進共計走訪企業300余次,推動解決企業問題60余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四、敢創新、建專班、合力推、見成果,打造精準施策“金招牌”
堅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全力發展生物藥、化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功能食品保健品、醫藥配套服務等產業。
2023年高新區工業實現跨越發展,全年實現產值70.8億元。為助推產業布局優化,拓寬產業鏈,進一步提高綠色工藝生產的原料藥比重,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高新區成立綠色原料藥產業園工作專班,專項推進謀劃建設工作。
2023年9月18日,本溪高新區綠色原料藥產業園在發改、工信、應急、住建、財政、環保、交通、國土、消防等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順利通過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審議,標志著高新區綠色原料藥產業園全面進入籌備建設階段。
為加快推動中國藥都綠色原料藥產業發展,舉辦了中國藥都綠色原料藥發展大會,會上與中化學、上藥集團北方制藥等10個企業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30.5億元,為省內乃至全國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產業資源向高新區導入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貼心做精培育、真心幫助成長,推動企業增強內生發展動能
高新區不斷強化“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設,把支持企業朝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并逐步建立起了“清單管理、梯度培育、政策扶持、精準指導、全方位服務”的全流程培育模式。
2023年高新區新增7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現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達到24家,占全市總數的54.5%,新增及存量企業數量均列全市第一位。同時工具廠獲批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晟麥獲批遼寧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壯苗獲批省級“綠色工廠”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