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北斗融媒訊 6月21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第6場)新聞發布會。本溪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濤介紹,今年1至5月,本溪高新區規上工業企業產值40.6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生物醫藥產業37.7億元,同比增長60%。
據介紹,本溪高新區從僅有4家中藥廠起步,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現已集聚涵蓋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的近200個醫藥產業項目,華潤集團、上海醫藥、成大生物、遠大集團等多家國內醫藥百強企業、上市公司以及日本衛材、韓國大熊等國際知名企業先后入駐,以骨干企業為支撐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后發優勢不斷顯現。
本溪高新區出臺“1+2”高質量發展政策,探索推進“一區多園”建設,構建特色創新園區,助推企業“抱團”發展。本溪高新區大力建設的綠色原料藥產業園是全省唯一專業發展原料藥產業的醫藥化工園區,重點發展特色原料藥、專利原料藥,鼓勵發展化藥制劑及化藥研發服務,為原料藥企業提供專業化、全鏈條、一站式的園區服務,目前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及工業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本溪高新區牽頭成立遼寧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全面推進建設遼寧醫療器械產業園。為提升醫療器械產業園服務企業水平,設立創新審批服務站,遼寧安妍生理性海水鼻腔護理液作為創新審批服務站首個服務品種,13個工作日完成補證通知下達,創國內技術審評最快速度。與中化學集團合作共建冷鏈物流產業園,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25%,積極為企業提供專業配套健全的產業園區。本溪高新區將科技創新作為支持企業發展的“長久之策”,始終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積極幫助企業申報“揭榜掛帥”等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國家、省級科技專項54項,轉化成果130項,擁有在研品種69個。積極搶抓國家科技再貸款政策,動員指導區內企業申報,申報量達到全市的70%。同時,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成功舉辦省醫藥企業“產學研商用金政”交流會、功能食品企業高校行等各類活動10余次。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開展工程審批流程再造和系統重構,推進一站式集成審批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舉措,一般社會投資類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對重點產業用地項目摸索實施“拿地即開工”模式,保證企業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之后5個工作日內即可進場施工。另外,制定《本溪高新區2024年服務重點企業實施方案》,建立服務企業聯系卡、“24小時回應+周聯系+月調度”制度,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助力企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