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本溪高新區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本溪高新區黨政綜合辦公室關于印發《本溪高新區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機關各局、辦,駐區各中省直單位:
現將《本溪高新區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本溪高新區黨政綜合辦公室
2016年6月6日
本溪高新區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做好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本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本溪市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本政辦發〔2016〕49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質災害概況
去年汛期以來,我市連續遭遇幾次強降雨。雖受強降雨影響,但我區未發生嚴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現象。
根據本溪市氣象局降水量預測結果,2016年6~8月,本溪地區降雨量將比常年偏少1~2成,降雨分布不均,有可能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全區要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和地質災害預報,加強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范,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二、高新區地質災害分布情況
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區公路兩側,各露天采石場、排渣場等山高谷深的山區。
崩塌災害。主要分布在公路兩側和山區的高陡邊坡和懸崖。
三、地質災害的預報及重點預防地區
根據我市地質災害的類型和特點,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氣象局對我市預報等級為三級以上的地質災害進行預報。預報的等級分為四級,即:四級藍色預警為地質災害發生有一定風險;三級黃色預警為地質災害發生風險較高;二級橙色為地質災害發生風險高;一級紅色為地質災害發生風險很高。
結合全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我區暫無市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經國土分局排查,確定一般地質災害隱患點3處,要繼續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如發現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應及時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待確定為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時應制定防災預案,正確選擇撤離路線,避險地點,繪制逃險路線圖,落實兩卡的發放。平時對以下地質災害隱患地區做好預防工作:
1.泥石流和滑坡災害。主要預防廢棄渣堆、排巖場。
2.崩塌災害。主要預防山區公路兩側、鐵路沿線。
各礦山要根據礦山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本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方案。各礦山排(渣)土場及邊坡、選礦廠尾礦壩均在重點防治之列,礦山企業的法人代表為第一責任人并指定專人進行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報工作,避免發生礦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016年高新區一般地質災害隱患點
四、建立地質災害等級報告制度
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的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個等級。
發生小型地質災害后,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3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并負責組織調查和做出應急處理。
發生中型地質災害時,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3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中型地質災害由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調查和做出應急處理,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應急和現場防災救災工作。
發生大型地質災害時,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3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部,并根據災情進展,隨時續報,直至調查結束。大型地質災害由市政府在省政府指揮部領導下,協調地質災害現場調查、應急處理和抗災救災工作。
發生特大型地質災害時,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4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部,并根據災情進展,隨時續報,直至調查結束。特大型地質災害由國土資源部或委托省國土資源廳組織調查和做出應急處理。發生特大型地質災害后,國家或省政府和市政府成立地質災害防災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現場調查、應急處理和抗災救災工作。
各街道辦事處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國土分局要會同水利、礦山、建設、交通、鐵路、教育、旅游、民政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在汛期來臨之前,對各自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和布署,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人民政府、中小學及村委會要將本區域內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并予以公告,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要把汛期地質災害預防作為應急工作的中心環節和主要任務抓緊抓好。要采取各種措施,運用各種手段使測、報、防、救等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提高全過程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在抓好預防的同時,要有計劃的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所需經費、人員、物資、設備和技術保障工作,有效地避免地質災害的發生和減輕災害損失。
2.依靠群眾、及時反應。要充分發動和依靠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群眾,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和監測能力,各街道要建立三級地質災害基礎監測點,發現險情及時報告,并動員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理。
3.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和救援要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緊密結合、反應快速的原則,適應地質災害預防、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工作需要。
六、組織指揮機構與職責
高新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成人員:
總 指 揮:魏志輝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副總指揮:黃代東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劉漢志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公安分局局長
王家祥 高新區生態管理辦公室主任
李志鵬 93097部隊副主任
任仕利 65190部隊副主任
李連文 沈陽軍區裝備部綜合訓練基地副主任
張 鍵 高新區武裝部部長
成 員:高福江 高新區國土分局局長
趙 明 高新區黨政辦公室主任
洪 威 高新區財政局局長
張建忠 高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
袁光杰 高新區黨群工作部部長
潘李寧 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
孫振江 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
邊其剛 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
王勝智 高新區規劃建設環保局副局長
王魯溪 高新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
李 會 高新區綜合招商服務局局長
馬 麗 石橋子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春偉 日月島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永斌 張其寨街道辦事處主任
姜東新 市教育局副局長
徐 堅 中國聯通高新區分公司總經理
鄧偉良 高新區供電分公司經理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國土分局,辦公室主任由高福江兼任。
各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值班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做好搶險、救助工作;調查核實險情發生的時間、位置、規模、潛在的威脅和影響范圍以及誘發因素,組織險情監測,實時掌握險情動態,提出應急搶險措施建議;實施必要的應急搶險工程,排除險情或減緩險情進一步發展,提交應急調查報告;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向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報告地質災害調查和處置結果。各街道辦事處及村委會主要負責宣傳和推廣地質災害預防知識,積極預防地質災害;具體落實各項防災措施,明確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組織隱患點監測人員的落實和培訓,監督檢查隱患點監測人員的工作情況,掌握監測結果;遇到險情及時報上級政府,必要時可采取應急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七、汛前和汛期工作安排
要在汛期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檢查。汛期要有專人日夜值班,落實責任,值班到位。如遇險情及時處理,并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有關規定逐級速報。各相關單位和人員各司其職,要克服麻痹思想,落實好各項制度,確實做好防災工作。
八、有關要求
1.要明確責任,層層落實,實行一把手負總責。
2.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宣傳地質災害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3.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工作不到位的單位,要抓緊落實到位。
4.要認真落實汛期地質災害巡查制度、值班值宿制度、快報速報制度,任何人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因空崗遲報、漏報災情的,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情節嚴重者,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要組織區內確定為重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所在村委會(村民組)、礦山企業,認真填寫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認真落實各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正確選擇撤離路線和臨時安全避險地點,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6.要根據每日的地質災害預報信息,與有可能引發重大地質災害的辦事處、村具體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通報信息,認真做好記錄,提醒各辦事處、村收看天氣預報和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7.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落實,不留死角,確保不發生地質災害。
各街道辦事處,機關各局、辦,駐區各中省直單位:
現將《本溪高新區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本溪高新區黨政綜合辦公室
2016年6月6日
本溪高新區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做好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本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本溪市2016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本政辦發〔2016〕49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質災害概況
去年汛期以來,我市連續遭遇幾次強降雨。雖受強降雨影響,但我區未發生嚴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現象。
根據本溪市氣象局降水量預測結果,2016年6~8月,本溪地區降雨量將比常年偏少1~2成,降雨分布不均,有可能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全區要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和地質災害預報,加強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范,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二、高新區地質災害分布情況
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區公路兩側,各露天采石場、排渣場等山高谷深的山區。
崩塌災害。主要分布在公路兩側和山區的高陡邊坡和懸崖。
三、地質災害的預報及重點預防地區
根據我市地質災害的類型和特點,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氣象局對我市預報等級為三級以上的地質災害進行預報。預報的等級分為四級,即:四級藍色預警為地質災害發生有一定風險;三級黃色預警為地質災害發生風險較高;二級橙色為地質災害發生風險高;一級紅色為地質災害發生風險很高。
結合全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我區暫無市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經國土分局排查,確定一般地質災害隱患點3處,要繼續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如發現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應及時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待確定為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時應制定防災預案,正確選擇撤離路線,避險地點,繪制逃險路線圖,落實兩卡的發放。平時對以下地質災害隱患地區做好預防工作:
1.泥石流和滑坡災害。主要預防廢棄渣堆、排巖場。
2.崩塌災害。主要預防山區公路兩側、鐵路沿線。
各礦山要根據礦山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本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方案。各礦山排(渣)土場及邊坡、選礦廠尾礦壩均在重點防治之列,礦山企業的法人代表為第一責任人并指定專人進行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報工作,避免發生礦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016年高新區一般地質災害隱患點
| 名稱 | 地理位置 | 引發 原因 | 成災 類型 | 第一責任人及電話 | 監測人、聯絡人及電話 | 威脅戶數 |
| 張其寨街道辦事處達貝溝村上溝 | 達貝溝村上溝 | 強降雨 | 滑坡 | 趙永利13704142744 | 趙永利13704142744 | 1戶2口人 |
| 日月島辦事處岱金峪村四組 | 岱金峪村四組 | 強降雨 | 滑坡 | 周長春13841439299 |
何文鳳 13188231283 |
2戶4口人 |
| 石橋子辦事處西高堡村陶家北溝 | 西高堡村陶家北溝 | 強降雨 | 滑坡 | 周東興1390497878 | 張守和13942494263 | 2戶6口人 |
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的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個等級。
發生小型地質災害后,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3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并負責組織調查和做出應急處理。
發生中型地質災害時,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3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中型地質災害由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調查和做出應急處理,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應急和現場防災救災工作。
發生大型地質災害時,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3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部,并根據災情進展,隨時續報,直至調查結束。大型地質災害由市政府在省政府指揮部領導下,協調地質災害現場調查、應急處理和抗災救災工作。
發生特大型地質災害時,災害所在辦事處應于40分鐘內向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土分局報告,同時越級速報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部,并根據災情進展,隨時續報,直至調查結束。特大型地質災害由國土資源部或委托省國土資源廳組織調查和做出應急處理。發生特大型地質災害后,國家或省政府和市政府成立地質災害防災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現場調查、應急處理和抗災救災工作。
各街道辦事處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國土分局要會同水利、礦山、建設、交通、鐵路、教育、旅游、民政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在汛期來臨之前,對各自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和布署,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人民政府、中小學及村委會要將本區域內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并予以公告,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要把汛期地質災害預防作為應急工作的中心環節和主要任務抓緊抓好。要采取各種措施,運用各種手段使測、報、防、救等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提高全過程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在抓好預防的同時,要有計劃的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所需經費、人員、物資、設備和技術保障工作,有效地避免地質災害的發生和減輕災害損失。
2.依靠群眾、及時反應。要充分發動和依靠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群眾,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和監測能力,各街道要建立三級地質災害基礎監測點,發現險情及時報告,并動員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理。
3.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和救援要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緊密結合、反應快速的原則,適應地質災害預防、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工作需要。
六、組織指揮機構與職責
高新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成人員:
總 指 揮:魏志輝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副總指揮:黃代東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劉漢志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公安分局局長
王家祥 高新區生態管理辦公室主任
李志鵬 93097部隊副主任
任仕利 65190部隊副主任
李連文 沈陽軍區裝備部綜合訓練基地副主任
張 鍵 高新區武裝部部長
成 員:高福江 高新區國土分局局長
趙 明 高新區黨政辦公室主任
洪 威 高新區財政局局長
張建忠 高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
袁光杰 高新區黨群工作部部長
潘李寧 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
孫振江 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
邊其剛 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
王勝智 高新區規劃建設環保局副局長
王魯溪 高新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
李 會 高新區綜合招商服務局局長
馬 麗 石橋子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春偉 日月島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永斌 張其寨街道辦事處主任
姜東新 市教育局副局長
徐 堅 中國聯通高新區分公司總經理
鄧偉良 高新區供電分公司經理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國土分局,辦公室主任由高福江兼任。
各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值班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做好搶險、救助工作;調查核實險情發生的時間、位置、規模、潛在的威脅和影響范圍以及誘發因素,組織險情監測,實時掌握險情動態,提出應急搶險措施建議;實施必要的應急搶險工程,排除險情或減緩險情進一步發展,提交應急調查報告;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向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報告地質災害調查和處置結果。各街道辦事處及村委會主要負責宣傳和推廣地質災害預防知識,積極預防地質災害;具體落實各項防災措施,明確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組織隱患點監測人員的落實和培訓,監督檢查隱患點監測人員的工作情況,掌握監測結果;遇到險情及時報上級政府,必要時可采取應急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七、汛前和汛期工作安排
要在汛期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檢查。汛期要有專人日夜值班,落實責任,值班到位。如遇險情及時處理,并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有關規定逐級速報。各相關單位和人員各司其職,要克服麻痹思想,落實好各項制度,確實做好防災工作。
八、有關要求
1.要明確責任,層層落實,實行一把手負總責。
2.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宣傳地質災害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3.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工作不到位的單位,要抓緊落實到位。
4.要認真落實汛期地質災害巡查制度、值班值宿制度、快報速報制度,任何人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因空崗遲報、漏報災情的,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情節嚴重者,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要組織區內確定為重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所在村委會(村民組)、礦山企業,認真填寫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認真落實各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正確選擇撤離路線和臨時安全避險地點,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6.要根據每日的地質災害預報信息,與有可能引發重大地質災害的辦事處、村具體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通報信息,認真做好記錄,提醒各辦事處、村收看天氣預報和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7.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落實,不留死角,確保不發生地質災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