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法治高新區建設工作報告
2020年,高新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關于誠信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全面建設法治高新區、誠信高新區,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凈化修復政治生態,扎實推進高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2020年,法治建設、誠信建設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憲法法律全面深入實施,法治理念全面深入人心,各項事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一、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高新區、誠信高新區建設的領導
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善黨對法治、誠信建設的領導。各級黨工委切實把法治建設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區黨工委2次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匯報、召開21次會議專題研究與法治建設相關重大事項75件,截至目前100%落實到位。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一是持續創新,優化政務審批。在落實“3550”高效集中審批改革的基礎上,實施行政審批“1330”模式,實現1個工作日完成企業注冊,3個工作日辦理不動產登記,通過提前介入指導、容缺審批,將民營備案類工業項目施工許可證發放時間縮減到30個工作日,推進審批服務再提速,打造政務服務領域“中國藥都”最優營商環境的優質品牌。二是全面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制度,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管理制度。財政部門不定期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及收費。三是嚴格行政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全面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治(法制)審核制度,行政機關在做出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前,未經法治(法制)機構審核或審核未通過的,不得做出決定。四是實行重點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加強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區鄉村三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三、推進嚴格公正司法
一是貫徹落實《關于在政法工作中做好依法辦理、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三同步”工作的意見》,將“三同步”理念貫穿政法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二是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加大重點案件辦理力,。堅持下沉警力,提高街面見警率,“白天見警力、夜間見警燈”工作模式基本形成,有效打擊犯罪,形成強烈震懾。三是對于社區矯正人員從辦理審前調查開始就啟動視頻記錄。有效發揮信息技術對司法執法的支撐作用。
四、加快法治經濟建設
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百日攻堅”為契機,加大優化營商環境整治力度,防范金融風險,嚴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促進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和整頓。
五、加強法治社會建設
一是開展平安創建工作,年初管委會各成員單位簽訂《平安高新區建設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狀》。二是建立信訪、公安、司法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員作用,網格員已成為高新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民間力量”。三是組織鐵路護路巡查工作,每年累計巡查40次、400千米,確保高鐵、普鐵護路安全。四是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全面掌握其生活狀況。
六、加強誠信建設
充分利用報刊、服務大廳顯示屏、墻報板報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宣傳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法律法規,累計發放各類宣傳資料一萬余份,懸掛標語百余條,發放手袋3000余個。
七、推進法治文化和誠信文化建設
一是全面落實我區深化普法依法治區建設五年規劃要求,積極協調成員單位,集中開展2016-2020年“七五”普法組卷和歸檔等收官工作。二是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憲法。區領導班子帶頭開展憲法法律學習活動5次,形成“頭雁效應”,各部門、各街道,定期召開會議,學習憲法、法律、黨規黨章。集中組織憲法法律知識考試。三是深入貫徹“七五”普法依法治市規劃,完善居民公約、鄉規民約等社會規范,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為25個村(社區)提供公共法律服務。17個村、8個社區實現“一社區、一村屯一法律顧問”工作目標。
八、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調劑、聘用等方式,強化法律顧問、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目前,高新區法律服務體系已經基本建成。
九、組織保障和落實機制
一是區、街道(產業園)黨工委、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抓、負總責。黨工委統籌抓總,議事協調機構抓具體,有關部門各司其職,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統籌推進的工作機制基本建成。二是將法治建設經費列入本級年度預算,落實工作保障。

